在一个人的一生中,很难在每个年龄阶段用几句话概括一个人的一生。然而,一个人可以很好地总结。这个人就是孔子,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。
孔子:姓孔,名丘,字仲尼,公元前551年9月28日-公元前479年4月11日,鲁国陬邑:今山东曲阜人,祖籍宋国栗邑:今河南夏邑,是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儒家学派创始人。
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,倡导仁义礼智信,三千弟子中有贤人七十二人,曾带领一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,晚年修订六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去世后,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整理编成《论语》一书。 《论语》虽不是孔子所著作,但是里面的经典言辞是孔子所说。所以就有人说“半部《论语》可以治天下”之说。这本书至今长盛不衰。
孔子在当时也是最博学者之一,在世时就被尊奉为“天纵之圣”“天之木铎”,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等。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,被列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,祭祀孔子的“祭孔大典”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。
孔子说过很多至今脍炙人口的言辞,比如: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。这可谓孔子一生的写照。
孔子说:我从15岁起就决心学习。在我30岁的时候,我知道这本书《理性与生活》。40岁的时候,我坚信自己的理论,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。50岁的时候,我学会了事物的发展规律,很多事情是人类无法改变的。很多事情都是神的旨意。在60岁的时候,我可以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,你也可以理解,在70岁的时候,人们生活得如此之老,以至于他们将世界的规则完全融入自己的内心,而不是超越这些规则或法则。这也说明人们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高尚的水平。
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,孔子把自己的一生很好的作了一个总结,如同一面镜子照着世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经典就是经典,怎么说都是不厌其烦孔子的简介;如同好歌,怎么听都是百听不厌。
虽然孔子一生有志未酬,可以说带着遗憾离开人世, 在世时也未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留下许多儒家学派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,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,并且孔子在离世后名声越来越大。
孔子的许多话中国人都很熟悉,可以脱口而出。虽然《论语》篇幅不长,甚至对话也很简单,但它包含了许多人生哲学,如处世和修身。在这篇短文中引用孔子的话占据了很大的篇幅,为了文章的流畅性,增加了对孔子的介绍。
在这篇短文中引用孔子的话占据了很大的篇幅,为了文章的流畅性,增加了对孔子的介绍。我只是觉得孔叔叔对人生的总结太经典了。中国人或他周围的人经常脱口而出并引用他的话。我觉得这段话真的像一面镜子,提醒我自己或世界。这就是全部。没有其他目的。最后,当孔大叔活到70多岁时,他把自己的一生总结到了70岁。现在人们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。许多人可以活到80岁、90岁或100岁以上,而不再有一本金典继续总结孔叔伯的“70追随他们的心”到“80……”。